之前大概有聽說這是一本有關「吸引力法則」的書
不知道為什麼,老是有朋友會不時地問起「你看過秘密嗎」這類的話
但我總是沒能翻翻它...
最近,我終於見到「秘密」本人了~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小時候總是把話講很死
記得,高中,我總是說"我最討厭那些補習班,打電話叫我去補習",還有那些"傳直銷&發傳單的人..."
沒想到...高中畢業到大四的寒暑假期間,我都在補習班打電話叫人補習,還要到各校"發傳單"...
=>哈哈,越不想要的,就越要接觸...(這是我當時的感觸)
因此,我開始學習"話不能說的那麼死"...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唸農學院的我,大學卻跑去修兩性關係、寵物學、香料學...等不相干的課程
就單純不想連選修課程都選系上的=>只因為覺得那樣很無趣
等升研究所,要找指導老師時,
我看了大一到大四的成績單,才猛然發現
原來選修的這些課程反而讓自己更清楚"指導老師是誰"
原來我大一到大四,每個學期拿到的學分數,跟自己大一規劃的完全一樣
=>冥冥之中,想要的,都拿到了...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研究所,因為實驗量大又我皮膚屬敏感體質
導致我雙手的指紋都沒了,還求助幾次醫生(手套&護手霜...該做的防護措施我都做了...)
還有那很難生出文字的論文
因此,畢業前,我就跟自己說"我打死工作也不要做實驗,也不要寫論文這種東西"
迷之聲: 不是有人說不能把話說死嗎...(是阿,但我忍不阿...)
=>果不其然,工作5年來,什麼不多,寫報告最多...
=>這下讓我更清楚"話真的不能說太死..."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「秘密」描述著吸引力法則的方法及案例分享
回顧過去,「吸引力法則」這件事
似乎我已經使用過,只是自己不知道這是「吸引力法則」帶來的成果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我相信「吸引力法則」,尤其是"越不想要的,越會遇到",屢試不爽
應該是說,壞的想法一進來,就容易「相信直覺」
因此宇宙阿拉丁接收到訊號「相信壞的直覺」,壞的事件就成真了
但當目標設立,靈感出現時,卻常懷疑"這樣做好嗎",並且想太多"如果失敗..."
因此宇宙阿拉丁接收到訊號「這樣做不好&會失敗...」
=>我們的目標自然難以達成...
這應該也是大家說的,"好的不準,壞的怎樣都中"有同樣的道理巴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2008年我曾參加心靈成長課程
讓我更能面對自己
也瞭解"現況",都是自己選擇來的...
每件事情都是一體兩面
端看自己怎麼想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2010年至今,因緣際會之下,我接觸到東西方命理相關課程
常有人問,你怎會想要學這個?
沒為什麼,只是覺得"好像很好玩"=>這應該也算直覺巴
一路上遇到的優秀老師及同學們
很感謝他們都是以中立、客觀及科學的角度看命理
因為不了解,所以覺得神祕,尤其在命理這塊,總被人們披上神秘的色彩學...
但我認為命理,是拿來更了解分析自己及與人相處的一個很好工具
也更清楚知道,事情真的是一體兩面,一個巴掌打不響嘛~
喜怒哀樂,已經是"果"...在這背後一定有他的"因"
無論東西方命理,就是統計來的資料,予以輔助現今講求數據的社會更容易吸收
總有人說"我個性本來就這樣,如果我可以多努力,當然就可以有說少成就阿,跟命理哪有關"
是的,只要思想調整,就可以達到想要的成就
也就是說平常我們習慣的「吸引力法則」,就是跟宇宙阿拉丁說"我不要成功,讓我失敗巴"
因此常在"早知道&如果..."中,抱怨或懊惱...
為什麼我說命理對我是個工具
以過去人們的data作為資料庫,
更知道,什麼時候我容易使用負面的「吸引力法則」
藉由命理的瞭解,輔助我調整思想
所以我說,「了解命理,是學習改變思想的工具」
你可以說,統計來的,總會有例外巴...
統計的「例外」是極端值,不是最好那端,就是最差那端
在我看來,他們都是把自己的長才發揮到極致,差別是用在什麼地方而已
我們都可成為那些「例外」,但前提是要「調整思想」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「秘密」,提供了更明確「調整思想」的方法
我想會在這個時間點,看完這本書
應該也是「吸引力法則」...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